
手机号码:18516712219
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青莲路97号
核磁共振仪由哪些部分组成及其如何分类呢?
发布时间:2019-02-20 点击次数:12862次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构成主要有磁场、稳场及匀场系统、射频源、探头、接收系统、信号记录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一些附件比如变温单元等。
磁场的作用是使原子核自旋体系的磁能机发生分裂。一般100MHz以下的波谱仪用永磁体或电磁体产生磁场,100MHz以上的核磁波谱仪磁场一般是由超导磁体产生。超导磁体的磁场稳定性、场均匀性好,可以提高谱仪灵敏度,增强分辨率。
稳场和匀场系统增强仪器稳定性和磁场均匀性,以满足反式实验、3D实验、4D实验要求的磁场稳定性。电磁体需要的稳场系统比较复杂,永磁体和超导 的稳场系统相对比较简化,目前采用十到二十几组匀场线圈即可满足要求。
核磁共振仪又称核磁共振波谱仪,核磁共振分光计。利用核磁共振作质子与原子核分析,研究化学和物理量在宽频率范围内变化的分光计。是进行核磁共振分析用的仪器。主要由外磁场(永磁铁、电磁铁和超导磁体)、射频振荡器、检测探头、射频接收器、扫描发生器和记录系统组成。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经调制后进入探头,探头中装有样品管和向样品发射及接收射频波的线圈,将得到的信息经接收器检测、放大,送入记录器得到核磁共振谱图。
仪器分为两种:
①连续波谱仪,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按频率大小有顺序地连续照射样品,可得到频率谱;
②脉冲傅立叶变换谱仪,射频振荡器产生的射频波以窄脉冲方式照射样品,得到的时间谱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出频率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