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号码:18516712219
地 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06弄1号5楼E/F室
低场核磁共振在岩心研究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1-03-18 点击次数:1077次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油气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常规、易采、优质油气资源日益减少,迫使人们加大对致密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致密储层在油气勘探储量增长和能源供应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致密储层物性差、孔喉半径小、超低渗透、非均质性强、排驱压力高,严重制约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是近几年新兴的快速测量岩石物性参数的一种新技术,能反映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和流体性质。纽迈分析近年研发的核磁共振短弛豫分析技术,能研究页岩等致密岩心的物性及裂缝发育,为低孔、低渗储层开发提供技术参考,为致密储集层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T1-T2二维岩心核磁共振分析仪是评价流体分布和质子运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页岩油赋存状态表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通常,在单流体模型系统中,一维T2实验就足够了。然而,对于含有多种氢成分的复杂多孔介质,如页岩,其特征是富含粘土矿物和有机质,一维T2图谱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页岩中孔隙流体(水或油)的特征与有机固体或水合矿物中的质子可能重叠,T2图谱无法区分。
液体质子具有相似的T1和T2时间,而类固体质子的特点是T2时间较小,但T1较长。因此,纵向-横向弛豫(T1-T2)技术可以用于获取有关页岩中不同质子的更多信息。